跳到主要内容

08

第三十一章 见清净智

“通达一切诸法之摄一、异性、一性之慧是见清净之智”者如何?

一切诸法者,是五蕴……乃至……非所摄法。

摄一者,是依十二行相摄一切诸法为一,[言]如之义、无我之义、谛之义、通达之义、证知之义、遍知之义、法之义、界之义、所知之义、现证之义、触接之义、现观之义,如是依十二行相摄一切诸法为一。

异性、一性者,欲欲是异性,出离是一性……乃至……一切烦恼是异性,阿罗汉道是一性。

通达者,通达苦谛是遍智通达,通达集谛是断通达,通达灭谛是现证诵达,通达道谛是修习通达。

见清净者,乃于预流道之刹那见清净,于预流果之刹那见已清净,于一来道之刹那见清净,于一来果之刹那见已清净,于不还道之刹那见已清净,于不还果之刹那见已清净,于阿罗汉道之刹那见己清净,于阿罗汉果之刹那见已清净。

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:“通达诸法之摄一、异性、一性之慧是见清净之智。”

第三十二章 忍智

“已解之慧是忍智”者如何?

色是依无常而解,色是依苦而解,色是依无我而解,凡已解[之法]是悉此忍,故己解之慧是忍之智。受……乃至……想[……乃至……]诸行[……乃至……]眼……乃至……老死是依无常而解,老死是依苦而解,老死是依无我而解,凡已解[之法]是悉此忍,故已解之慧是忍之智。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:“已解之慧是忍之智。”

第三十三章 深解智

“触之慧是深解之智”者如何?

色是依无常而触,色是依苦而触,色是依无我而触,凡触[法]是悉此深解,故触之慧是深解之智。受……乃至……想[……乃至……]诸行[……乃至……]识[……乃至……]眼……乃至……老死是依无常而触,老死是依苦而触,老死是依无我而触,凡触法是悉此深解,故触之慧是深解之智。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:“触之慧是深解之智。”

第三十四章 分住智

“总摄之慧1是分住之智2”者如何?

以邪见为缘亦有所受,以邪见寂静为缘亦有所受,以正见为缘亦有所受,以正见寂静为缘亦有所受,以邪思惟为缘亦有所受,以邪思惟寂静为缘亦有所受,以正思惟为缘亦有所受……乃至……以邪解脱为缘亦有所受,以邪解脱寂静为缘亦有所受,以正解脱为缘亦有所受,以正解脱寂静为缘亦有所受。以欲为缘亦有所受,以欲寂静为缘亦有所受,以寻为缘亦有所受,以寻寂静为缘亦有所受,以想为缘亦有所受,以想寂静为缘亦有所受。以欲非寂静、寻非寂静、想非寂静以其为缘亦有所受。以欲寂静、寻非寂静、想非寂静以其为缘亦有所受。以欲寂静、寻寂静、想非寂静以其为缘亦有所受。以欲寂静、寻寂静、想寂静以其为缘亦有所受。为令得未得故有精勤,其处逮得时,以其为缘亦有所受。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:“总摄之慧是分住之智。”

注1 总摄之慧(Samodahane panna)Samodahane为误,就此语于第一章第二诵品注22参照。

2 分住之智(padesasvhare nanam),蕴等之部分,一分,依支而住为分住(PSA)。

第三十五章 想退转智

“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”者如何?

云:“出离增上性之慧1是依想2而欲欲退转”,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。云:“无瞋增上性之慧是依想而瞋退转”,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。云:“光明想增上性之慧是依想而惛眠退转”,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。云:“无散乱增上性之慧是依想而掉举退转”,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。云:“法决定增上之慧是依想而疑退转”,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。云:“智增上性之慧是依想而无明退转”,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。云:“胜喜增上性之慧是依想而不欣喜退转”,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。云:“初静虑增上性之慧是依想而[五]盖退转”,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[……乃至……]云:“阿罗汉道增上性之慧是依想一切烦恼退转”,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。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:“增上性之慧是想退转之智。”

注1 出离增上性之慧(nekkhammadhipatta panna)增上出离为主要之慧,以下准此。

2 依想(Sannaya)在此处见为sanna之作格,或可得见为Sanjanati之绝对格。

第三十六章 思退转智

“异性之慧是思退转之智1”者如何?

云:“欲欲是异性,出离是一性,思出离之一性者是心由欲欲退转”,异性之慧是思退转之智。云:“瞋是异性,无瞋是一性,思无瞋之一性者是心由瞋退转”,异性之慧是思退转之智。云:“惛眠是异性,光明想是一性,思光明想之一性者是心由惛眠退转”,异性之慧是思退转之智……乃至……云:“一切烦恼是异性,阿罗汉道是一性,思阿罗汉道之一性者是心由一切烦恼退转”异性之慧是思退转之智。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:“异性之慧是思退转之智。”

注1 思退转之智(Cetovivatte nanam)Ceto通常与Citta同样译为心,此处依与Cetayati所云之义使译为思。

第三十七章 心退转智

“摄持之慧是心退转之智”者如何?

云:“断欲欲者依出离之力摄持心”,云:“断惛眠者是依光明想之力摄持心”,摄持之慧是心退转之智。云:“断瞋者依无瞋之力摄持心”,摄持之慧是心退转之智……乃至……云:“断一切烦恼者依阿罗汉道之力摄持心”,摄持之慧是心退转之智。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:“摄持之慧是心退转之智。”

第三十八章 智退转智

“空性之慧是智退转之智”者如何?

云:“眼或于我,或于我所,或于常、或于坚固、或于恒、或于不易法是空,如实知见者由眼之现贪智退转”,空性之慧是智退转之智。云:“耳……乃至……鼻[……乃至……]舌[……乃至……]身[……乃至……]意或于我、或于我所、或于常、或于坚固、或于恒、或于不易法是空,如实知见者由意之现贪智退转”,空性之慧是智退转之智。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:“空性之慧是智退转之智。”

第三十九章 解脱退转智

“最舍之慧1是解脱退转之智”者如何?

云:“依出离最舍欲欲”,最舍之慧是解脱退转之智。云:“依无瞋最舍瞋”,最舍之慧是解脱退转之智。云:“依光明想最舍惛眠”,最舍之慧是解脱退转之智。云:“依无散乱最舍掉举”,最舍之慧是解脱退转之智。云:“依法决定最舍疑”,最舍之慧是解脱退转之智。……乃至……云:“依阿罗汉道最舍一切烦恼”,最舍之慧是解脱退转之智。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:“最舍之慧是解脱退转之智。”

注1 最舍之慧(vossagge panna)最舍为出离、解脱等之类语。

第四十章 谛退转智

“如义之慧是谛退转之智”者如何?

云:“遍知退转苦之害义、有为之义、烦热之义、变坏之义”,如义之慧是谛退转之智。云:“断而退转集之存续义、因缘之义、合之义、障碍之义”,如义之慧是谛退转之智。云:“现证退转灭之出离之义、离别之义、无为之义、不死之义”,如义之慧是谛退转之智。云:“修习退转道之出离之义、因之义、见之义、增上之义”,如义之慧是谛退转之智。

想退转、思退转、心退转、智退转、解脱退转、谛退转1[之中],解了而退转是想退转,思而退转是思退转,识而退转是心退转,作智而退转是智退转,最舍而退转是解脱退转,于如义之退转是谛退转。

想退转之处是思退转,思退转之处是想退转。想退转、思退转之处是心退转,心退转之处是想退转、思退转。想退转、思退转、心退转之处是智退转,智退转之处是想退转、思退转、心退转。想退转、思退转、心退转、智退转之处是解脱退转,解脱退转之处是想退转、思退转、心退转、智退转。想退转、思退转、心退转、智退转、解脱退转之处是谛退转。谛退转之处是想退转、思退转、心退转、智退转、解脱退转。

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:“如义之慧是谛退转之智。”

注1 底本脱落谛退转。

第四十一章 神通类智

“决定身、心为一依摄持乐想、轻想之力神通义之慧是神通类之智”者如何?

于此处比丘成就三摩地1修习勤行神足,勤三摩地……乃至……心三摩地……乃至……成就观三摩地修习神足,彼于此四神足遍习调伏其心令柔软堪任,于四神足遍习调伏其心已,作柔软堪任已而摄于身心,摄于心身,以身之力转变心,以心之力转变身,以身之力摄持心,以心之力摄持身,以身之力转变心已,以心之力转变身已,以身之力摄持心已,以心之力摄持身已,于身乐想、轻想入已而住。如是而以已修、悉清、悉净之心,以心引发导入神通类之智,如斯领受多端神变,一身而成为多身,多身而复成为一身,或现或隐,过山崖墙壁无有碍如于虚空,出没地中如于水中,行于水上而无坏如于地上,于虚空结跏趺坐行如飞鸟,有大神通,大威德,以手扪摸此日月,乃至以身及威达于梵世。

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:“决定身心为一依摄持乐想、轻想之力神通义之慧是神通类之智。”

注1 欲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(Chandasamadhipadhanasankharasamannagato iddhipado)对巴利文之勤padhana在梵文云为断prahana(pali,pahana)此应注意。但在长阿含有成就欲定精勤不懈灭行,在此原文中以上两语并列吧?

第四十二章 耳界清净智

“依寻思遍满1之力深解异性、一性声相之慧是耳界清净智”者如何?

于此处比丘成就欲三摩地……乃至……勤三摩地……乃至……心三摩地……乃至……观三摩地修习神足,彼于此四神足遍习调伏心令柔软堪忍,于此四神足遍习调伏心已,作柔软堪任已,亦作意远处声之声相,亦作意近处声之声相,亦作意粗声之声相,亦作意细声之声相,亦作意滑软、非滑软声之声相,亦于东方作意声之声相,亦于西方作意声之声相,亦于北方作意声之声相,亦于南方作意声之声相,亦于东南方作意声之声相,亦于西北方作意声之声相,亦于东北方作意声之声相,亦于西南方作意声之声相,亦于下方作意声之声相,亦于上方作意声之声相,如是而以已修、悉清、悉净之心,以心引发、导入耳界清净智,如是以超人清净天耳界闻远近天、人之声。

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:“依寻思遍满之力深解异性、一性声相之慧是耳界清净智。”

注1 寻思遍满(Vitakkavipphara)是寻思之活动力Vega 之义(PSA)Kathavatthu IX 9(P.413)及其英译(P.239)参照。

第四十三章 心差别智

“依三心1之遍满,依[五]根明净之力深解异性、一性识行之慧是心差别智”者如何?

于此处比丘成就欲三摩地……乃至……勤三摩地……乃至……心三摩地……乃至……观三摩地修习神足,彼于此四神足遍习调伏心令柔软堪任,遍习调伏心已,作柔软堪任已,如是了知,[即]“此色是喜根等起,此色是忧根等起,此色是舍根等起”。如是而以已修、悉清、悉净之心,以心引发、导入心差别智,于是以心审而了知他众生、他人之心,[即]了知有贪心“为有贪心”,了知离贪心“为离心”,有瞋心……乃至……离瞋心[……乃至……]有痴心[……乃至……]离痴心[……乃至……]收了心[……乃至……]散乱心[……乃至……]广大心[……乃至……]非广大心[……乃至……]有上心[……乃至……]无上心[……乃至……]得定心[……乃至……]未得定心[……乃至……]解脱心[……乃至……]了知未解脱心“为未解脱心”。

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:“依三心之遍满,依[五]根明净之力深解异性、一性识行之慧是心差别智。”

注1 云三心者是喜俱行、忧俱行、舍俱行之三心(PSA)。

第四十四章 宿住随念智

“依缘所转之诸法遍满异性、一性业之力,深解慧是宿住随念智”者如何?

于此处比丘[成就修习神足]欲三摩地勤行……乃至……柔软堪任作已,如是了知,[即]“此有则彼有,依此生则彼生,即缘无明而有诸行,缘行而有识,缘识而有名色,缘名色而有六处,缘六处而有触,缘触而有受,缘受而有渴爱,缘渴爱而有取,缘取而有有,缘有而有生,缘生而有老死、悲、愁、苦、忧、恼,如是悉皆有此苦蕴之集”。如是而以已修、悉清、悉净之心,以心引发导入宿住随念智,于是多多随念宿住,即[随念]一生、二生、三生、四生、五生、十生、二十生、三十生、四十生、五十生、百生、千生、多坏劫、多成劫、多成坏劫,“我于此处,如是名、如是姓、如是种姓、如是食、如是受乐苦、如是寿限,由此处没,往生于彼处,于彼处如是名、如是姓、[如是种姓]、如是食,如是受乐苦、如是寿限、由彼处没来生于此间”,如是随念多多之宿住,其状貌、方处。

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:“依缘所转之诸法遍满异性、一性业力,深解慧是宿住随念智。”

第四十五章 天眼智

“依光曜1之力见异性、一性之色相义之慧是天眼智”者如何?

于此处比丘[成就勤行修习神足]欲三摩地勤行……乃至……柔软堪任作已,作意光明想摄持日想,[即]“如日夜亦尔,如夜日亦尔”,以辩了无覆之心,修习光明心,如是而以已修、悉清、悉净之心,以心引发、导入有情死生智2,如是以超人清净之天眼见有情之死、生、劣、胜、妙色3、恶色、生于善趣、生于恶趣,了知从业之有情,即:“嗟!此诸有情身具足恶行,语具足恶行,意具足恶行,诽谤圣者有邪见受邪见业,身坏死后往生恶生、恶趣、堕处、地狱。嗟!又此诸有情身具足善行,语具足善行,意具足善行,无诽谤圣者有正见受正见业,身坏死后往生善趣、天世”。如是而以超人清净之天眼见有情之死、生、劣、胜、妙色、恶色、生于善趣、生于恶趣,了知从业有情。

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:“依光曜之力见异性、一性之色相义慧是天眼智。”

注1 光曜(obhasa)于此处云为使发勤第四静虑者之遍光,此为欲以天眼见色所生为火遍、白遍、光明遍中之某一种(PSA)。

2 有情死生智(Sattanam cutupapatananam)在底本有Cutu 为误。

3 妙色(Suvanna)在底本有Savanna 为误。

第四十六章 漏尽智

“具六十四行相三根得自在之慧是漏尽智”者如何?

如何是三根?为未知当知根、已知根、具知根。

未知当知根达几何之处,已知根达几何之处,具知根达几何之处?

未知当知根达于一处,[言是]预流道。已知根达于六处,[言是]预流果、一来道、一来果、不还道、不还果、阿罗汉道。具知根达于一处,[言是]阿罗汉果。

于预流道之刹那,未知当知根以信根为胜解眷属而有,以精进根作为精勤眷属而有,以念根为近住眷属而有,以定根为无散乱眷属而有,以慧根为见眷属而有,以意根为识眷属而有,以喜根为欢喜眷属而有,以命根为流转寂灭增上眷属而有。于预流道之刹那所生诸法,除心等起之色,悉是善,悉是无漏,悉是出离性,悉是顺灭,悉是出世间,悉是涅槃之所缘。于预流道之刹那,未知当知根有如是八根,[此等]是俱生眷属、是相互眷属、是依止眷属、是相应眷属、是俱行、是俱生、是相合、是相应。此[根]有如是行相与眷属。

于预流果之刹那,已知根以信根为胜解眷属而有,以精进根为精勤眷属而有,以念根为近住眷属而有,以定根为无散乱眷属而有,以慧根为见眷属而有,以意根为识眷属而有,以喜根为欢喜眷属而有,以命根为流转寂灭增上眷属而有。于预流果之刹那所生诸法悉是无记,除心等起之色,悉是无漏,悉是出世间,悉是涅槃之所缘。于预流果之刹那,已知根有如是八根,[此等]是俱生眷属,是相互眷属,是依止眷属,是相应眷属,是俱行,是俱生,是相合,是相应。此[根]有如是行相与眷属。

于一来道之刹那……乃至……于一来果之刹那……乃至……于不还道之刹那……乃至……于不还果之刹那……乃至……于阿罗汉道之刹那,己知根以信根为胜解眷属而有……乃至……以命根为流转寂灭增上眷属而有。于阿罗汉道之刹那所生诸法,除心等起之色,悉是善,悉是无漏,悉是出离性,悉是顺灭,悉是出世间,悉是涅槃之所缘。于阿罗汉道之刹那,已知根有如是八根,[此等]是俱生眷属、是相互眷属、是依止眷属、是相应眷属、是俱行、是俱生、是相合、是相应。此[根]有如是行相与眷属。

于阿罗汉果之刹那,具知根以信根为胜解眷属而有,以精进根为精勤眷属而有,以念根为近住眷属而有,以定根为无散乱眷属而有,以慧根为见眷属而有,以意根为识眷属而有,以喜根为欢喜眷属而有,以命根为流转寂灭增上眷属而有。于阿罗汉果之刹那所生诸法悉是无记,除心等起之色,悉是无漏,悉是出世间,悉是涅槃之所缘。于阿罗汉果之刹那,具知根有如是八根,[此等]是俱生眷属、是相互眷属、是依止眷属、是相应眷属、是俱行、是俱生、是相合、是相应。此[根]有如是行相与眷属。

如是而有八八六十四[行相与眷属]。

漏者,此漏为何?是欲漏、有漏、见漏、无明漏。

此诸漏于何处尽?

依预流道见漏悉尽,顺恶生之欲漏尽,顺恶生之有漏尽,顺恶生之无明漏尽。于此处如是诸漏尽。

依一来道粗之欲漏尽,与此同位之有漏尽,与此同位之无明漏尽,于此处如是诸漏尽。

依不还道欲漏悉尽,与此同位之有漏尽,与此同位之无明漏尽,于此处如是诸漏尽。

依阿罗汉道有漏悉尽,无明漏悉尽。于此处如是漏尽。

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:“具六十四行相三根得自在之慧是漏尽智。”

第四十七章 四谛智

“遍智义之慧是苦智,断义之慧是集智,现证义之慧是灭智,修习义之慧是道智”者如何?

于苦有害之义、有为之义、烦热之义、变坏之义、遍智之义,于集有存续之义、因缘之义、结之义、障碍之义、断之义,于灭有出离之义、离之义、无为之义、不死之义、现证之义,于道有出之义、因之义、见之义、增上之义、修习之义。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:“遍智义之慧是苦智,断义之慧是集智,现证义之慧是灭智,修习义之慧是道智。”

第四十八章 苦‧集‧灭‧道之智

“有苦智、苦集智、苦灭智、顺苦灭道智”者如何?

具道者之智即是苦智、苦集智、苦灭智、顺苦灭道智。

此中以何为苦智?以苦为所缘而生慧、了知、择、思择、择法、观1、察、各察、聪明、善巧、察智、观想、思、近解、广慧、怜眦、导智、正观、正智、插杵2、慧、慧根、慧力、慧剑、慧殿、慧明、慧光、慧灯、慧宝、无痴、择法、正见,此名为苦智。

以苦集为所缘……乃至……以苦灭为所缘……乃至……以顺苦灭道为所缘而生慧、了知……乃至……无痴、择法、正见,此名为顺苦灭道智。

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:“有苦智、苦集智、苦灭智、顺苦灭道智。”

注1 观(Sallakkhana)在底本有Sallakhana为误。

2 插杵(Patoda)依(PSA)云为向邪心示路之彼,如向入邪路辛头马示路所作之插杵。但在解脱道论中有慧钩,次无单独之慧,思之有Panna-patodo者倒转顺序,二语或为分别之物。若然则此译文单只为慧钩,而应将次之慧省去。

第四十九章 义‧法‧词‧辩之无碍解智

“有义无碍解智、法无碍解智、词无碍解智、辩无碍解智”者如何?

诸义之智是义无碍解,诸法之智是法无碍解,诸词之智是词无碍解,诸辩之智是辩无碍解。

义种种相之慧是义无碍解智,法种种相之慧是法无碍解智,词种种相之慧是词无碍解智,辩种种相之慧是辩无碍解智。义决定之慧是义无碍解智,法决定之慧是法无碍解智,词决定之慧是词无碍解智,辩决定之慧是辩无碍解智。观义之慧是义无碍解智,观法之慧是法无碍解智,观词之慧是词无碍解智,观辩之慧是辩无碍解智。察义之慧是义无碍解智,察法之慧是法无碍解智,察词之慧是词无碍解智,察辩之慧是辩无碍解智。义分别之慧是义无碍解智,法分别之慧是法无碍解智,词分别之慧是词无碍解智,辩分别之慧是辩无碍解智。义开显之慧是义无碍解智,法开显之慧是法无碍解智,词开显之慧是词无碍解智,辩开显之慧是辩无碍解智。义示现之慧是义无碍解智,法示现之慧是法无碍解智,词示现之慧是词无碍解智,辩示现之慧是辩无碍解智。义遍照之慧是义无碍解智,法遍照之慧是法无碍解智,词遍照之慧是词无碍解智,辩遍照之慧是辩无碍解智。义说明之慧是义无碍解智,法说明之慧是法无碍解智,词说明之慧是词无碍解智,辩说明之慧是辩无碍解智。

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:“有义无碍解智、法无碍解智、词无碍解智、辩无碍解智。”

第五十章 根上下智

如何有1如来之根上下智2?

如来于此处见有情之少尘、太尘、利根、钝根、善行相、恶行相、善受教、不受教等,或者知他世之罪祸,或者不知他世之罪祸。

“少尘、太尘”者,信人是少尘,不信人是太尘,发勤人是少尘,懈怠人是太尘,念住人是少尘,失念人是太尘,得定人是少尘,不得定人是太尘,具慧人是少尘,恶慧人是太尘。

“利根、钝根”者,信人是利根,不信人是钝根,发勤人是利根,懈怠人是钝根,念住人是利根,失念人是钝根,得定人是利根,不得定人是钝根,具慧人是利根,恶慧人是钝根。

“善行相、恶行相”者,信人是善行相,不信人是恶行相,发勤人是善行相,懈怠人是恶行相,念住人是善行相,失念人是恶行相,得定人是善行相,不得定人是恶行相,具慧人是善行相,恶慧人是恶行相。

“善受教、不受教”者,信人是善受教,不信人是不受教,发勤人是善受教,懈怠人是不受教,念住人是善受教,失念人是不受教,得定人是善受教,不得定人是不受教,具慧人是善受教,恶慧人是不受教。

“或者知他世之罪祸,或者不知他世之罪祸”者,信人知他世之罪祸,不信人不知他世之罪祸,发勤人知他世之罪祸,懈怠人不知他世之罪祸,念住人知他世之罪祸,失念人不知他世之罪祸,得定人知他世之罪祸,不得定人不知他世之罪祸,具慧人知他世之罪祸,恶慧人不知他世之罪祸。

“世”者,是蕴世、界世、处世、败有世、败生世、成有世、成生世。有一世,[言是]一切有情依食而住。有二世,[言是]名与色。有三世,[言是]三受。有四世,[言是]四食。有五世,[言是]五取蕴。有六世,[言是]六内处。有七世,[言是]七识住。有八世,[言是]八世法。有九世,[言是]九有情居。有十世,[言是]十处。有十二世,[言是]十二处。有十八世,[言是]十八界。

“罪”者,一切烦恼是罪,一切恶行是罪,一切现行是罪,一切顺有业是罪。

如是于此世此罪对激烈怖畏想之近,犹如持于拔剑之杀害者。如是具五十行相以知、见、辞、通达五根。此是如来之根上下智。

注1 本章以下之六智不共于声闻,故云:「如来智」。

2 根本上下智(indriyaparopariyatte nanam)关于此语有异说。依巴利所传而见时如paro-pariyatti(para-paryapti)依汉译亦云上下而观,应为(varavara),现于木神博士编翻译名义大集中不但有此,于其西藏译中亦有dban-po mchog dan mchogma-yin-pamkhycn-pa依其内容而观,此恐亦可为最妥当之解释。旧译云转转根智,其原语已有parampara者。在解脱道论(大正藏第三十二卷、四二七c)单译为诸根智。

第五十一章 有情意乐意趣智

何为如来之有情意乐意趣智1?

于此处如来知有情之意乐,知意趣,知所行,知胜解,了知众生之能、不能。

何为有情之意乐?

若“世是常”,若“世是无常”,若“世是有边”,若“世是无边”,若“命即是此身”,若“命与此身异”,若“如来死后有”,若“如来死后无有”,若“如来死后有,亦无有”,若“如来死后非有,亦非无有”。如是有情或著有见,或着无有见,若复,离此二边者,依依缘性,于缘已生之诸法,获得随顺忍,[以]如实智,知习欲者,“此人是尊重欲、意乐欲、胜解欲”,而知是习欲2者,“此人是尊重出离、意乐出离、胜解出离”,而知是习出离者,“此人是尊重瞋、意乐瞋、胜解瞋”,而知是习瞋者,“此人是尊重无瞋、意乐无瞋、胜解无瞋”,而知是习无瞋者,“此人是尊重惛眠、意乐惛眠、胜解惛眠”,而知是习惛眠者,“此人是尊重光明想、意乐光明想、胜解光明想”,而知是习光明想者。此是有情之意乐。

复次,何为有情之意趣?

有情之意趣[随眠]为七,[言是]欲贪意趣(欲贪随眠)、瞋意趣(瞋随眠)、慢意趣(慢随眠)、见意趣(见随眠)、疑意趣(疑随眠)、有贪意趣(有贪随眠)、无明意趣(无明随眠)。于世间于喜、悦者有情之随眠欲贪随眠,于世间于不喜、不悦者有情之随眠瞋随眠,应知如是于二法无明随伴,慢、见、疑与彼为一处。此是有情之意趣(随眠)。

复次,何为有情之所行?

是福现行、非福现行、不动现行,小地或大地。此是有情之所行。

复次,何为有情之胜解?

于有情有少胜解者,于有情有胜胜解者。少胜解之有情是依附、亲近、敬奉[少胜解之]有情,胜胜解之有情是依附、亲近、敬奉[胜胜解之]有情,于过去世亦少胜解之有情是依附、亲近、敬奉少胜解之有情,胜胜解之有情是依附、亲近、敬奉胜胜解之有情,于未来世亦少胜解之有情是依附、亲近、敬奉少胜解之有情,胜胜解之有情是依附、亲近、敬奉胜胜解之有情。此是有情之胜解。

如何有情是不能?

有业障、有烦恼障、有异熟障之有情是不信、无乐欲3、恶慧而不能入善法正性决定是不能,如是之有情是不能。

如何有情是能?

无有业障、无有烦恼障、无有异熟障之有情是有信、有乐欲、具慧而能入善法正性决定是能,如是之有情是能。

此是如来之有情意乐、意趣智。

注1 意趣(anusaya)通例译为随眠。但在初期为意乐、胜解等之同类语而单应云为意趣程度者。于本书亦于论母中虽可解为此义,但在本论中(本章三参照)以七随眠为释。以此在论母与本论之成立得以察出为有相当间隔者之事。尚在解脱道论(大正藏第三十二卷、四二七c)中译此智为众生欲乐烦恼使智。

2 欲(Kama)在底本有作身(Kaya)之误。

3 无乐欲(acchandita)在唯识枢要(大正藏四十三卷、六一○c)说三种之阐提中第二为阿阐底迦,云不乐欲之义故,原语应为acchandika。今之文中以无乐欲使之列为不信,恶慧之事可足以比较。